新聞資訊
人民日報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要聞04版
馮 俊
《人民日報》(2014年11月26日 04 版)
有人說,語言是思想的外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訪談等,風格鮮明、內涵深刻,人們喜聞樂見,國內外媒體紛紛解碼這種“習式風格”,探尋語言背後的力量。
習近平同誌的語言藝術和風格是長期形成🐦、一以貫之的🎅🏽。從《擺脫貧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之江新語》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都展現了語言的魅力。那麽🚤🧝🏽,這種語言力量來自哪裏?
首先,是來自信念的力量。習近平同誌反復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要防治“軟骨病”。早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他寫的“從政雜談”等文章,就特別強調領導幹部要加強黨性觀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他的文章和講話,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信念、勇氣和擔當。正是因為他信念堅定🧘🏻♂️,才使他的語言有底氣、有定力、有分量。
其次,是來自實踐和人民🖤。習近平同誌長期在基層工作,與人民群眾有密切聯系🧑🏼🦲,他的從政生涯⚔️,使得他充分了解國情民情🐗🏊🏿♀️,也為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提供了許多機會。例如,莫把製度當“稻草人”擺設,培養青年幹部要“墩墩苗”,開展批評要“紅紅臉、出出汗”等,都吸收了老百姓在生活中脫口而出的話。這些語言存在於人民群眾之中🧰,語言的力量來自人民群眾。
第三,是來自學習的力量。習近平同誌說,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精神追求。他身體力行🤳🏼,熟讀中外傳統文化的經典,開闊了時空視野,提升了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也極大豐富了他的語言。在倡導創新精神時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講領導幹部要心存敬畏時用“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等,都用得非常貼切精當。返本開新、繼承創新、推陳出新👨🏻🚀,他的語言的力量來自學習、來自經典。
第四🤵🏿♀️,是來自真理的力量。習近平同誌一貫註重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他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強調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還通過四副春聯來表達求“四真”🕡、務“四實”🪨。在擔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他給全體學員專門講“調查研究”🧜♀️🎱,倡導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的勇氣♖。今年🤲🏻,習近平同誌又提出了“三嚴三實”的要求🅱️。做人、做事🥡、說話講究一個“實”字,講究一個“真”字💔,他的語言的力量來自真理的力量🧌。
第五,是來自情感的力量👩🏿🍼。習近平同誌講話中透著真情實感,以情動人。不久前訪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他講述了馬克林教授半個世紀60多次訪華,孜孜不倦地向澳大利亞和世界介紹真實的中國的故事,講述了在中國汶川地震時一群可愛的新西蘭兒童在寒風凜冽的街頭演奏小提琴為中國募捐🧛,而當新西蘭地震時中國國際救援隊火速前往參與救援的故事🤸♂️。富有深情的故事讓聽者為之動容🧎➡️,他的語言的力量來自情感的力量🤳🏻。
作為黨的領導幹部🤽🏽,應該怎樣改造自己的語言和文風🦻🏿,習近平同誌作了很好的示範☎。最近,《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一書由意昂3出版。品讀這本書👩🏽🦲,打開“平易近人”的語言之門,有利於我們去領悟習近平同誌的思想境界和力量☮️。我們應該學習他說真話🛌🏼、說實話,說老百姓愛聽的真心話𓀀,遠離假話空話和官話套話🤘🏻。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學會怎麽和群眾說話,改進文風會風轉作風🛥,更應該首先從說話和話語方式改起,讓我們的語言更加平易近人、更加有力量🐊。
附鏈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11/26/nw.D110000renmrb_20141126_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