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2012年新聞出版體製改革將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時期。在繼續解放思想的基礎上👨🏼🚒,全行業還要在行動上深化改革🦖,鞏固改革已有成果,努力把改革引向深入🍱。
——新聞出版總署改革辦主任、出版產業發展司司長範衛平
2012年,一個嶄新的開始🤸🏼♀️,新聞出版改革發展將毫無疑問成為貫穿全年的重要任務🪆。為此,記者采訪了新聞出版總署改革辦主任、出版產業發展司司長範衛平,請他梳理改革發展為行業帶來的新變化以及2012年新聞出版業改革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範衛平介紹❎,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新聞出版總署黨組的強力推動下🏚,過去的一年,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按照中央要求參與組織實施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製工作🧡,包括製定出臺改革實施方案👏🏽、轉製工作基本規程、改革操作手冊,籌備召開中央領導小組會議和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組織協調出資人🔢、養老保險等有關政策問題等🤸🏻♀️。二是繼續協調解決中央各部門各單位意昂3體製改革的各項善後工作,包括通過協調解決優惠政策的落實、舉辦培訓班👨🏼💼、加大宣傳力度等手段🔉,推動已經完成轉企的意昂3盡快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內部機製改革和創新,進行企業間的聯合重組。其中,經過協調和努力🧜🌾,中央轉製意昂3共返還所得稅超過3億元,落實產業項目50多個,爭取中央財政資金5億多元。
就產業發展而言,一是著力抓規劃建設,編製出臺《新聞出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二是著力抓集團建設,起草《關於加快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三是著力抓項目建設,一方面抓好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的31個意昂3項目的實施,另一方面抓好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的建設。目前👫🏼,已有540多個項目入庫🧙,爭取2010年~2011年中央財政補助項目資金達17億元。四是抓好基地(園區)建設🧑🏿🏭🧊,組織起草了《國家出版產業基地建設和發展指導意見》、《國家級出版產業基地管理辦法》。
新聞出版體製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顯著成效、有重大突破,之所以贏得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贏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範衛平認為,其中重要一點是思想解放🕞、思路清晰。談及改革👨🏼,範衛平欣慰地告訴記者,目前🧚🏽♂️,新聞出版業內同誌已經意識到1️⃣,早改革、早主動、早受益;業外同誌也認為🧜,新聞出版業的改革是真改革。他表示,新聞出版體製改革能夠取得這樣的共識與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分不開✌🏽,中央領導同誌多次談到,新聞出版體製改革始終走在文化體製改革的前列👩🏻🦯,不僅為文化體製改革創造了經驗🦹♀️,同時也為事業單位體製改革探索了路子。
2012年新聞出版體製改革將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時期。在繼續解放思想的基礎上,全行業還要在行動上深化改革,鞏固改革已有成果🏞,努力把改革引向深入。範衛平認為,對於已經轉製的新聞出版企業💂🏿,必須切實落實中央領導關於“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有效轉換內部經營機製;進一步加快企業兼並重組,著力破除地區分割和部門行業壁壘,有效實施各種資源的戰略整合🤽🏽♀️;進一步加強技術改造,著力推進新聞出版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數字化戰略,提高新聞出版企業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新聞出版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加強對新聞出版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健全內部管理機製,強化導向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經營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績效🧏🏿♂️☎,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努力將新聞出版體製改革的成果轉化為新聞出版生產力🐚。(作者🧍🏻:李雪昆)
陳海燕:資源管理能力將成核心競爭力
做好資源管理是今後一段時期內新聞出版集團要認真考慮的問題🚘,這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陳海燕
新的經濟發展觀中,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整合資源的能力。“資源管理”成為新聞出版領軍人物們關註的新議題。2012年,我國新聞出版業如何做好資本整合、資源整合文章,抓住機遇謀發展👷🏽♀️,穩步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對此,記者專訪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陳海燕。
目前,我國各類出版傳媒集團已有百余家,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公司和中國科學出版傳媒集團公司等三大國家級出版航母也組建完成。陳海燕認為,做好資源管理是今後一段時期內新聞出版集團要認真考慮的問題👩👩👧👧,這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陳海燕認為💱,企業要做好資本資源整合主要應在三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通過內部資源整合,使內部產業鏈和各種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和高效的地方🙋🏼🧚♀️,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濟效應,增強資源集中度及控製力🕵🏿♂️,使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陳海燕表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將進一步整合、重組自身的內容、技術🏄🏼🩰、團隊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設全國一流的學術出版基地🛵、教育出版基地🦸、世界文學出版基地等更多有影響的出版平臺🧑🏽💼。同時,將內容資源與高新技術手段相結合,力爭五年內完成技術轉型🔏,打造“數字鳳凰”,建成數字化內容生產平臺📞、內容投送平臺和在線支持平臺⛽️,實現印前全部數字化🦤,並大力發展數字印刷🙆🏽♀️。集團目前正在規劃更宏大的項目,立誌占據數字出版的製高點🤚,成為中國現代出版的重要基地🪃。
其次🙉👋🏻,要整合企業外部各種文化資源,使產業規模擴張🈳,使產業鏈橫向🍘🧑🏼🎓、縱向擴張🖍。陳海燕一一列舉了近年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為此作出的努力:“前不久我們重組海南教育出版公司的方案得到了海南省政府正式批準,這是繼重組海南新華發行後的又一項跨省並購成果;收購遊俠網項目剛剛完成,以此為支點將進入網遊領域;與民營公司合作開發自有動漫品牌👨🏻🎨❤️,可為鳳凰文化廣場增添動感體驗平臺;近來又重組了三家民營出版公司🕞,使集團並購的民企總數達到21家,帶來收入增量約7個億🤽♂️。此外,我們還與世界最大的紙業跨國公司斯道拉恩索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使產業鏈向前延伸。”他表示🕵🏽♀️,通過內部裂變和外部擴張的方式,拉開出版構架,擴大出版資源,這也是各集團“做大”後“謀強”的有效途徑。
最後,要將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整合,壯大產業資本實力,以業務為支點👍🏼,以金融工具為杠桿,謀取超常規、較快的發展🤶🏼。陳海燕結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事例進一步解釋道🍙:“我們追求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結合🧕🏿,拓寬融資渠道,不僅通過借殼上市🎏、首發上市構建直接融資平臺,還在業內首發中期票據🔷。通過金融股權投資密切銀企關系,熟悉金融操作,獲得授信。在經營活動中也充分利用商票、銀票🧘🏽♀️、跨期套保、信托投融資等多種工具,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用資本去沖擊並購中的壁壘,用資本去贖買市場,用資本去收購優質團隊,用資本去消化競爭對手,用資本去培育新的增長極。”(作者:王玉娟)
童健:深化改革要從三方面入手
深化改革要從運營機製改革、用人機製改革🫛、激勵機製改革三方面入手🫷。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童健
由於長期受事業體製和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及對行政性保護和體製內資源的依賴,改製過程中的人員分流🧔,缺乏與其他行業人才、資源👎🏿、機製的交換交流等,新生的出版企業多數存在著經營管理薄弱、內部機製不活🚣、人才青黃不接等弊端💆🏽。在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童健看來,培育合格市場主體🦹🏼♀️,深化企業機製改革,對原來習以為常的製度、理念加以重新審視,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和運作模式、管理方式等,任務十分艱巨而緊迫🏥。他認為⇒,深化改革要從運營機製改革🤷🏿♂️🤦🏿、用人機製改革、激勵機製改革三方面入手。
“如何深化運營機製改革👆🏼?”童健認為🐬,出版企業必須在確保導向正確的前提下🤦🏻,加快建立以利潤為中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內部資源、業務流程優化👨❤️👨、內控機製健全、管理效能提高🤧、權責明確的內部運營機製📁。通過運營機製的改革,進一步深化“三改一加強”🏃♂️➡️,創新經營模式🟥,加強開放合作,不斷增強企業的自主經營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科學發展能力👇🙋🏻♂️。
在談到深化用人機製改革時🚇,童健深有感觸地說:“國有出版企業的最大優勢是人,最大包袱也是人。企業要提升競爭力,必須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真正建立起職務能高能低🟦、收入能增能減、人員能進能出的用人機製🔝。”他認為,首先要打造適應出版業發展需要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傳統出版企業應當在企業戰略設計🧎🏻➡️、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營銷和品牌管理等領域,主動引進和使用職業經理人,提升企業經營者素質和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其次要把創新領軍人才選拔培養機製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必須圍繞企業核心業務和競爭優勢,努力打造過硬的業務團隊,培養行業和出版各門類的領軍人才6️⃣🕋。
“深化激勵機製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點🙍🏻。”童健說🔉,科學有效的激勵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恒久動力🚻。必須根據國有出版企業的性質和使命🍲,建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考核分配機製🤾🏿♂️。創新分配形式💎,探索長效機製。有恒產者有恒心。要積極探索在出版企業開展管理層✔️、核心業務骨幹持股試點,積極推動以資本、技術、知識產權等生產要素獲得收益的多元分配製度的建立。要從促進企業和行業長遠發展考慮🧗🏻♀️,適時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拉開企業核心業務崗位員工與一般崗位員工的收入差距,增加績效分配比重,提高行業門檻工資,增強出版企業對優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作者:姚貞)
李慶文🏫:整合是深化的重中之重
轉企改製只是文化體製改革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面臨的是“深化”文化體製改革的重任,而整合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慶文
2011年12月27日🧑🦽,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國內成立的第一家國有產業經濟類專業傳播集團,為2011年的中國報業改革繪上了濃重的一筆。“通過機製體製改造組建集團,可以對能源🧗🏻♂️、汽車兩大關系密切領域的傳播資源進行整合,優勢互補,相互協作。”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慶文表示。
在非時政類報刊緊鑼密鼓的改革進程中💂🏿♀️,2010年和2011年,中國汽車報社和中國能源報社先後完成轉企改製。這兩家報社的成功轉企,為加速實現兩報融合、組建集團奠定了基礎🙋🏻♀️。2011年7月,人民日報社編委會召開第14次會議,研究並同意《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組建方案》😦。在李慶文看來,這一集團的組建🧥,為當前的專業類報刊改革和資源整合重組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也將行業報的改革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因為對於眾多行業報而言,轉企改製只是文化體製改革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面臨的是“深化”文化體製改革的重任,而整合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能源和汽車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行業資源優勢。李慶文表示💻,以《中國汽車報》和《中國能源報》為基礎進行整合後,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以能源🦡🧏🏽、汽車產業新聞產品為核心業務,形成了報紙、雜誌、新媒體、會展✋🏼、研究咨詢、影視製作🫄🏻、數字音像出版🚹、品牌活動等多媒體、多元經營的格局,為兩大行業和相關產業提供多方位服務。集團註冊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員工424人,旗下5家全資🧑🏼✈️、控股公司。2011年集團銷售收入3億元。當然,這也只是集團的雛形,而集團的遠景規劃是:成為一個具有“中國第一👨🏼、世界著名”品牌影響力和雄厚實力的專業傳播集團。那麽🤍,為了這個目標,集團會做怎樣的努力呢✍🏼?李慶文用多個排比句詮釋了他勾勒的圖畫:做一個永遠追求創新的傳播集團𓀙;做一個具有“自己可以復製、別人不易復製”核心競爭能力的傳播集團;做一個在同行業中效率領先的傳播集團👷🏼♀️;做一個具有持續強大內生動力的傳播集團;做一個具有控製風險能力的傳播集團🤸🏼♀️。(作者:牛春穎)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發布時間✤:2012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