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這幾年,隨著一批製作精良的古裝劇進入大眾視線,古代服飾也擁有了一大批追隨者。從《長安十二時辰》到《清平樂》再到當下熱播的《風起洛陽》,古裝劇的服飾、化妝逐漸受到觀眾的關註,隨之掀起了關於古代妝容🥎🧘、古代服飾的新時尚新潮流。而《遇見中國服飾藝術》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歷代歷朝服飾的風貌各有不同:男女服飾的差別、官民服飾的繁簡、胡漢服飾的各異,要在一本書中全方位體現🟧,是不容易的。通史性介紹中國傳統服飾的書籍,已有沈從文、周錫保等學者專著在前,《遇見中國服飾藝術》則對每個朝代服飾的特點進行概括性闡述,讓受眾在“輕快”的氛圍中領略時代變遷以及服飾文化變化的意境🕺。
《遇見中國服飾藝術》也是“遇見藝術”系列的第四本。“遇見藝術”書系旨在以通俗的語言帶領大眾讀者進一步走進藝術。在此前該系列已出版了《遇見表演藝術》《遇見中國音樂藝術》《遇見影視藝術》。
審美隨時代“大潮”而“湧動”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穿衣這件事兒從來不單單涉及審美,它和人類的群體屬性息息相關。在封建王朝,服裝的等級製度成為其最重要的功能屬性🧸。服裝可以彰顯皇權📧、階級等第⬇️。
展開《遇見中國服飾藝術》的書卷,覺得該書五個章節的設置,頗有新意🫲🏼🧑🏽🌾。全書沒有常規地按照年代為序🚄,而是分設了五個不同的主題,從服裝的起源、封建社會服裝“等第”的規範🚶🏻♂️,直至從服裝的風尚與時令談至古代女性的妝容之美,並以朝代為序來進行敘述。這樣雖不能涵蓋中國傳統服飾的方方面面🦹🏻♂️,但在主題的指導下,每個章節均有亮點🔑。
《風尚之服》一章令我頗感興趣。對於普通人來說,在各類的影視劇中🖐🏼,對不同朝代的服飾也有一定的認知🛡👨🏻🏭,但對於中國歷史上曾存在過的這些特殊的服飾風尚🚵🏼,還是知之不多的。如有胡漢交融的服飾風尚🧝🏽♂️,有按照時令穿衣的風尚,也有被稱為“服妖”的異服風尚,更有為了使服裝顯得“富麗堂皇”以金飾服的風尚,蹙金、泥金👨🏿⚖️、盤金🍃、織金、明金、貼金……名目繁多,展現了我國傳統服飾工藝之精美繁復,令人眼界大開🏥。所謂風尚者🧫,大約便是現代各類媒體上頻頻出現的“時尚”。
對於時尚的理解因人而異,在我看來,時尚即是時與尚的結合體,在特定的時間段內🅾️,人們趨於的某種崇尚。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前,人們崇尚著某一種服飾裝扮,並在社會上形成一股流行潮,可謂:古人對於美的追求並不遜於今人💳。我不禁莞爾,像我這樣選擇服裝以舒適作為第一要素的人,若生逢其時🙎🏿♀️,不知會不會摒棄舒適而緊隨風尚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畢竟人對於服飾的審美🧝🏼♀️,是會隨自己所處時代的“大潮”而“湧動”的🧺,況且愛美是人的天性🚵🏽♂️。
再如🔊,談及古代女性的妝容一章,作者從幾個朝代著名繪畫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展示了不同時期女子的一些獨特妝飾風貌。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考證的過程中,作者不是一味引經據典⭕️,而是結合了一些文學作品的描述進行闡述,使得“畫卷”的鋪底敘述,自然而不生硬,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服飾是人精神的外在反映
《遇見中國服飾藝術》一書使我們對中國傳統服飾有了些新的思考:在現代社會🎯,服裝除了護體的功能外🦧,人們註重的更是其審美功能📭,但在中國古代,人們則在服飾中寄予了歷史文化的思考。
從先秦開始直至明清,歷代的帝王們均對“冕服”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就連清朝這個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帝王在服飾上也借鑒了漢族帝王冕服上的十二章紋樣。冕服在中國服飾史中有堅固的地位,絕不是簡單地在美學要素基礎上的構架♟。為君之道、治國之思🧑🏽🏫👨🌾,均融合在服飾的形製之中🙋。冕服不僅是服裝,對穿著者更是一種道德與精神的規範。及至近代,中山裝以其儒雅的造型🦜👃🏻、端莊的氣度在國民的心中獲得了無可替代的地位🧔🏽♂️,孫中山先生將自己的治國理想融入了中山裝的造型之上🌗,知曉者卻並不很多🏋🏽。如細數中國傳統服飾👳🏼♂️⚜️,類似的情況還是有的。
封建社會的冠服製度十分嚴謹,服飾的穿著從場合到紋樣的使用🍋🟩,乃至違例懲處都有嚴格的規定🚵🏿,但實際使用時👩🏽🌾,歷朝歷代的僭越現象都無法避免。以清代為例,比較隱晦而又常見的是官員品級標識做得似是而非。清代的補子,主題紋樣多呈一種符號化的趨勢💁🏽👨🏻,代表官員等級的鳥獸姿態往往表現為一種固定模式,這種紋樣的相似🔂,為補子穿用的僭越提供了可能💈,如仙鶴與鷺鷥🥠、錦雞與鸂鶒等。
最後以《遇見中國服飾藝術》封底的一段話來總結🏭:“中國人講究形與神的統一,精神與肉體合璧,服飾是人精神的外在的物化反映🙇🏿♀️。古人通過服裝表達對自然的認知,通過服裝展現思想抱負🧛🏿、道德情操……傳統服飾中的‘深衣’也好𓀘、‘冕服’也罷📇,無不表達著人內心的反躬自省。”這是中國傳統服飾中的“神”☂️,這也是我們現代服飾需具備的🧚🏽♀️✊🏿。不必以規則約束時尚🕶🍼,但它卻不應該被人們所遺忘。
這是一本集知識與趣味於一體的書,給喜愛中國傳統服飾👨🏼🎨、傳統藝術的人☞,以現代思維來詮釋服飾歷史文化的“時間和空間”👦🏿。
(作者謝琴,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
《遇見中國服飾藝術》
王淵 著
意昂3